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给力文学网 www.geiliwx.cc,最快更新直击人性最新章节!

    “我穷死了,这日子可怎么过。”“就咱这穷命,别想那些不切实际的了。”生活里,这样的话是不是很耳熟?我们常常不自觉地把“穷”字挂在嘴边,却没意识到,这些脱口而出的抱怨,可能正悄无声息地改变着我们的命运。

    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“自证预言”,简单来说,就是当你对一件事有了某种预期,你的行为就会不自觉地朝着这个预期去展,最终让这个预期变成现实。总把“穷”挂在嘴边,就是在给自己种下贫穷的种子。这种消极的心理暗示,会慢慢侵蚀我们的斗志,让我们在面对机会时畏缩不前,觉得自己根本不配拥有更好的生活。

    有这样一个年轻人,毕业于一所颇具声誉的大学,在校期间专业成绩优异,掌握的专业技能也相当扎实。然而,他总觉得自己出身平凡,既没有雄厚的家庭背景,又缺少资金支持,干什么都比别人矮一截。临近毕业找工作时,几家颇具规模的大公司看中了他的能力,向他抛出了橄榄枝。这些公司提供的平台广阔,展机会众多,薪资待遇在行业内也很有竞争力。

    一家知名企业的hr热情地向他介绍:“我们公司处于行业领先地位,这个岗位能让你接触到前沿的技术和项目,薪资福利也很优厚,展前景非常好,你考虑一下?”

    他却犹豫着说:“我怕我适应不了大公司的节奏,竞争这么激烈,我怕自己做不好。”

    hr鼓励道:“从你的履历看,你的能力完全没问题,我们相信你有很大的潜力。”

    他眉头紧皱,还是婉拒了:“我真的没信心,万一搞砸了,对我职业生涯影响太大了,还是算了吧。”心里想着:“像我这样没背景的人,在大公司肯定很难出头,还是找个轻松点的小公司吧。”

    最终,他选择了一家薪资微薄、展空间有限的小公司。入职后,他常嘟囔着:“我也没什么大追求,能有份工作糊口就行,那些好工作都是给有钱人准备的。”

    在小公司里,每当有重要项目需要人手时,他总是往后退缩,不敢主动争取。

    有一次,公司承接了一个与大客户合作的项目,对公司未来展至关重要。团队负责人在会议上鼓励大家踊跃参与,共同为项目出谋划策:“这次项目是公司的重要契机,大家有想法的都别藏着掖着,积极参与,表现出色的话,后续晋升机会也多。”

    年轻人心里其实很想尝试,可话到嘴边,却变成了:“我能力有限,恐怕帮不上什么忙,还是让更有能力的同事上吧。”

    会后,一位关系不错的同事劝他:“你能力挺强的,为什么不试试呢?这可是个难得的机会,做好了说不定能升职加薪。”

    年轻人却摇摇头,无奈地说:“我要是搞砸了,肯定会被骂,还不如少出风头,稳稳当当的好。”

    同事着急地说:“不试试怎么知道呢?谁一开始就能把事情做得完美,大家都是在实践中成长的。”

    年轻人还是不为所动:“我真没那个胆子,我就适合做些安稳的小任务。要是搞砸了,在公司都抬不起头。”就这样,一次次晋升的机会从他身边溜走。

    他的生活也因此陷入了恶性循环。工资低,便只能租住在狭小昏暗的出租屋里,通勤时间长,休息不好,工作效率也难以提高。遇到心仪的物品,只能在心里默默计算价格,然后无奈放弃,还忍不住向身边人抱怨:“这东西太贵了,咱可买不起,穷人的日子真难过。”

    和朋友聚餐时,也总是纠结于费用,担心自己负担不起,这种心态让他在社交场合也越来越不自信。

    有一回朋友约他去一家稍高档的餐厅吃饭,他连忙拒绝:“那家餐厅消费太高了,我可去不起,你们去吧。”

    朋友劝他:“偶尔吃一次没事的,别老这么省。”

    他却叹口气说:“你们不懂,我每个月工资就那么点,房租、吃饭都得精打细算,哪敢乱花钱。”

    朋友不死心:“就当是给自己放松放松,偶尔奢侈一下。”

    他苦笑着回应:“我可不敢,我还得留着钱应急呢,你们玩得开心就行。上个月生病去趟医院,那点工资都见底了,哪还敢乱花。”

    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,是另一个出身同样平凡的人。大学期间,这个人就不得不依靠勤工俭学来补贴生活费。在别人逛街、追剧的时候,他在学校图书馆勤工俭学整理图书,或是在食堂帮忙打下手。尽管生活并不宽裕,但他从不把“穷”当成自己的标签,而是积极寻找改变命运的机会。

    有同学问他:“每天这么辛苦打工,你不累吗?干嘛不轻松点,反正家里也没钱,再努力也改变不了什么。”

    他坚定地回答:“我不这么想,现在的困难只是暂时的,多学些技能,多积累些经验,以后肯定能过上好日子。”

    同学疑惑道:“可学那些有什么用,也不能马上赚钱。”

    他耐心解释:“技多不压身,等机会来了,有能力就能抓住。现在积累的知识,说不定哪天就能派上大用场。”

    于是,他利用课余时间,通过网络课程学习各种技能,从编程到设计,从写作到营销,不断充实自己。

    同时,他还积极参加各种学科竞赛和实习活动。在一次全国性的营销策划竞赛中,他凭借独特的创意和扎实的专业知识,带领团队获得了二等奖。这次获奖不仅为他赢得了一笔可观的奖金,还让他在业内崭露头角。

    毕业后,他进入一家创业公司。公司初创阶段,条件艰苦,工资不高,但他干劲十足。面对工作中的困难,他从不抱怨,而是想尽办法解决。

    有一次,公司的产品推广遇到瓶颈,传统的营销方式效果不佳,公司上下都为此愁。他主动站出来说:“我最近研究了新媒体平台,咱们可以结合... 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