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正言听说过玄儿之名?”
    张纮奇道。
    “并不曾。”
    雷衡摇了摇头,同时,大脑告诉的运转了起来,思考着,怎么和张纮说起这事。
    既然是自己老师的儿孙,雷衡自然不能冷眼旁观。
    不能让恩师绝嗣。
    饶是张纮的好脾气,也不禁为雷衡的话气得胡子直撅,不曾听过,你一惊一乍的,算是做什么!
    “老师,弟子确是不曾听过师兄的名讳,但弟子算到过。”
    雷衡斟酌着词句,小心的说道。
    “算到过?”
    张纮的眉头当即就皱了起来,神色间颇有些不悦,道:“正言,你怎会懂得黄老之术?”
    黄老之术,起源于战国时的哲学、政治思想流派。
    尊传说中的黄帝和老子为创始人,故名之。
    黄老之术始于战国盛于西汉,假托黄帝和老子的思想,实为道家和法家思想结合,并兼采阴阳、儒、墨等诸家观点而成。
    黄老之术将道统放在政统之上。
    道家之学,以道、自然为思想的最终依据,又把人即个人生存的合理性上通于天,这无疑对世俗权威产生消解意味。
    在君主政治和社会规范之上存在一个价值更高的天道,而这个天道又是由知识阶层来把握,当然君王会不爽了。
    况且知识分子以天道为凭借,有道则现,无道则隐,游离王权之外,确实是要被体制消灭的对象。
    很快君王就湮没了它的终极价值依据。
    天取代了道,而天很快又被天子放在了幕后。
    人们在不经意间放弃了追问其合理性来源的思想权力。
    而取代黄老之术的,正是儒术。
    故尔,黄老之术一直为儒家看之不起,在汉末的地位也不高,张纮身为儒学的代表,自然也是深鄙之。
    这年代,比较有名一点的,就是荆襄名士黄承彦,因钻研黄老之术,甚至脱离了荆州黄家。
    “这个……”
    雷衡自是看出了张纮的不悦,似乎很是不喜欢他学什么黄老之术,知道解释并不能说明什么,当下,也不解释什么,硬着头皮,不答反说道:“弟子闲暇之余,曾为身边之人看过面相。
    在恩师面上,弟子无意中算到了一人。”
    雷衡知道,这个年代的人,都很是迷信,所谓的解释,不如直接说出来,而且还是越玄越好。
    他就不信,张纮会把子孙的性命看作儿戏,一点的都不在乎。
    “是你玄弟吗?”
    张纮脸上,却没有了方才的温和,只是冷笑道。
    “不错!”
    雷衡不为张纮的变化而动,径自说道:“实不瞒老师,玄弟将有子名尚,因滞于扬州,效力江东孙氏,为其灭族。”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