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三十三章走火
    皇帝听到这话,突然振奋起来,一把抢过翟鸾手中的那份票拟。
    猛地站起来,就那么站在翟鸾身前:“什么叫可疑,你就是这么断案的吗?凡事得讲究人证物证,草率说一句可疑,是你做事的道理?”
    翟鸾一咬牙。
    在地上磕了一个头:“回陛下的话,臣以为,孙鹤年乃今科顺天府乡试舞弊案的主犯。
    。”
    “说。”
    皇帝阴沉地看了翟鸾一眼:“若有真凭实据,无论他是谁的人,谁的门生,朕替你撑腰。”
    “是。”
    翟鸾接着回道:“臣审过黄、孙、毕一干人犯之后,又审了审那一百多个作弊的考生,就有一个重大发现。”
    “可是他们买了考题,谁漏的题目?”
    皇帝留了神。
    这个时候,翟鸾看到皇帝身边的那个司礼监的秉笔太监不住地给自己递眼色,心中一惊,知道一个应对不妥,就是个不堪设想的结局。
    看来,这个案子不应该在谁漏题上纠缠下去。
    他吞了一口口水,道:“启禀圣上,倒没审出是谁漏的题。
    依臣看来,漏题一说本就是子虚乌有。
    就臣审讯得知,那些考生所夹带的题目中也是五花八门,什么题目都有。
    其中,有几个人夹带的小抄正好与考题一样,也属巧合。
    毕竟,考题范围乃是四书五经。
    今科顺天府乡试的考题又不生僻,很容易猜出来的。
    因此,臣以为,这件案子的关键是究竟是谁放这些考生进考场的,他们身上夹带的小抄为什么没有被人查出来。”
    “说得好,继续。”
    皇帝面容缓和下来了,用欣赏的目光看着翟鸾。
    翟鸾知道自己押对了宝,大为鼓舞,道:“臣觉察出不对,一审,才发现,这一百多个作弊考生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是朝中公卿大员的子弟。
    而这些人的家长、族长大多与孙鹤年有同年、同窗的关系。
    很多人在考前还当孙府去过。
    因此……”
    “说下去。”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