传播这个真相最理想的渠道当然是专业的财经类杂志,这种爆炸性的新闻也是他们的最爱。
    杨淼也有几个关系一直不错的记者朋友,但小的媒体根本不必理会。
    第一是因为影响力不足。
    另外是但凡做到了上市的公司,不仅仅自己内部有舆情管理、公关部门,有各种跟媒体有千丝万缕关系的公关成员。
    还会聘请市场上更为专业的第三方来操纵舆情,小的媒体往往容易被买通,最后消息内部被消化掉。
    杨淼精选了很久,挑出了刚刚升任了主编的胡杨林,他任职的正是国内一线财经媒体。
    但杨淼知道,这个爆炸性的新闻他未必敢发,因为——杨淼提供的真相没有证据。
    这真相虽然由杨淼来提供,但一旦发表出去,最后承担责任的是胡杨林和他的报纸。
    所以,他断然不会因为杨淼告诉他的内容会掀起惊涛骇浪就推波助澜,虽然这是他们媒体本身就最爱做的事情。
    新闻所引起的动静越大,传播性越强。
    价值也就越大,媒体和媒体人的地位也就越高。
    但如果这条新闻最后被辟谣,公信力的损失,会让这个媒体和媒体人陷入千夫所指,世人唾弃。
    搞几回,就有可能被关停,被搞死。
    所以,杨淼拨打了胡杨林的电话,寒暄一阵,告诉了胡杨林这个真相以后,胡杨林的第一反应正如杨淼所料。
    他沉默了一会,严肃的说
    “杨总,莫开玩笑啊,这么大的事,光是空口白舌我可不敢捅。
    我晓得你和陆凡的关系,相信你的信息没问题,也相信杨总是想帮我稳固我的地位。
    可万一。
    。
    。
    。
    。
    。
    。
    你也懂得,杨总,一旦出问题。
    莫说我本人,就是我们单位会面临多大的问题。
    这个消息,要不你卖人情给别人吧。”
    杨淼早就想好了对策
    “别傻了,胡大主编,富贵险中求。
    我在告诉你个消息,GCR和匿名都已经盯上青山集团了。
    最多三天,他们的报告就会发出来,我用人头给你保证。
    你看着办吧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