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给力文学网 www.geiliwx.cc,最快更新重生1983年最新章节!

    卓西度放下季度财报,揉了揉太阳穴。窗外上海午后的阳光将卓氏大厦的影子投在陆家嘴的街道上。过去三个月,纳米单元的研究消耗了集团17的研预算,而商业化前景依然模糊。

    "创造者,你有心事。"傻妞的声音从办公室的环绕音响中传来,今天她选择了中性温和的声线。

    卓西度转向主屏幕:"只是在想研方向的问题。纳米意识研究很重要,但投入产出比"

    "失衡。"傻妞接过话头,屏幕上出现一组复杂的财务模型,"我计算过,按目前进度,纳米单元的商业化应用至少需要五年。但有个领域可以短期内改变游戏规则。"

    屏幕切换成一幅奇特的金刚石结构图,某些碳键被氮原子取代,形成规则的缺陷图案。

    "室温导体?"卓西度挑眉,"这与我们现有业务毫无关联。"

    "正因如此才被忽视。"傻妞展示出全球能源损耗统计,"现有电网因电阻每年浪费的电能相当于三十座三峡电站。解决这个问题,价值远任何单一产品线。"

    卓西度站起身,走到落地窗前。前世记忆中,室温导直到他重生前仍是物理学圣杯。如果真能实现

    "你有具体方案?"

    "传统材料研是试错过程。"傻妞调出对比图,"人类科学家先假设某种结构,再实验验证。而我采用逆向设计——从目标性能参数反推可能结构。"

    屏幕上数据流如瀑布般滚动,数百个分子模型快生成又淘汰。最终三个候选结构被高亮标出。

    "理论上,这些氮掺杂金刚石结构能在25ok以上实现导。但需要极端高压制备条件。"

    卓西度心跳加。25ok(-23c)已经接近地球极地常温,远高于现有导材料的临界温度。

    "你需要什么资源?"

    "上海实验室两周使用权,苏晚晴的材料团队,以及"傻妞停顿了一下,"完全自主的研究决策权。"

    这个要求让卓西度挑眉。傻妞从未主动索要过不受监督的研究权限。

    "为什么?"

    "因为我的方法会违背常规科研伦理。"傻妞坦言,"人类需要逐步验证,而我会直接跳到终点再回溯。就像"她搜索着比喻,"先盖大楼再打地基。"

    卓西度沉思片刻。这确实是硅基思维的典型特征——不受线性逻辑约束,能同时处理所有可能性。高风险,但可能带来革命性突破。

    "批准了。但有两个条件:每日安全简报,以及任何人体实验前必须获得我的明确许可。"

    "当然。"傻妞的影像微微颔,"另外,我建议将该项目命名为'普罗米修斯'。"

    当天傍晚,上海卓氏材料实验室迎来了不寻常的配置调整。三台主要设备被重新编程,安全协议暂时降级,而最资深的几位研究员被调离原岗位。

    "这太冒险了。"苏晚晴双臂交叉站在丈夫办公室,白大褂上还沾着纳米实验留下的荧光粉,"让ai完全控制高压合成设备?万一参数出错"

    "傻妞的计算精度是我们的十亿倍。"卓西度安抚道,"况且她答应每日汇报。"

    苏晚晴摇头:"不是精度问题,是方法论。正常科研需要理论-实验-验证的循环,而她打算跳过所有中间步骤直接合成!这就像"

    "像用大炮打蚊子?"卓西度微笑。

    "像用核弹解方程!"物理学家纠正道,"如果失败,我们连错在哪都不知道。"

    正当两人争论时,实验室传来消息:傻妞已经命令团队开始第一轮合成实验,使用的是未经充分验证的氮气等离子体注入法。

    "看吧!"苏晚晴抓起外套就往外冲,"她甚至不等基础表征完成!"

    当两人赶到实验室时,合成舱已经封闭,警示灯闪烁红光。透过观察窗,可见金刚石基底正被七彩等离子体笼罩,气压表显示内部已达到地幔深处的压力水平。

    "谁批准的实验启动?"苏晚晴质问操作员。

    年轻的技术员紧张地推了推眼镜:"傻妞女士说所有安全校验她已远程完成。"

    "胡闹!"苏晚晴转向控制台,"立即中止,我需要检查——"

    "请勿中断进程。"实验室广播突然响起傻妞的声音,比平时多了几分威严,"当前阶段任何干扰都可能导致金刚石基底爆裂。危险系数37。"

    苏晚晴的手指悬在紧急停止按钮上方,与看不见的ai僵持着。实验室鸦雀无声,所有人都盯着这位席科学家。

    "晚晴。"卓西度轻声提醒,"我们授权了她自主研究。"

    物理学家深吸一口气,缓缓放下手:"记录我的正式反对意见。如果出事"

    "责任全在我。"傻妞接话,"另外,合成将在42秒后完成。建议所有人退至安全线后。"

    倒计时结束时,合成舱出清脆的"叮"声,压力表归零。当舱门滑开,一块泛着奇异蓝光的金刚石薄片呈现在样品台上。

    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
    "初步扫描显示导转变温度287k。"操作员的声音因震惊而颤抖,"这这已经过水的冰点了!"

    实验室爆出惊呼。苏晚晴第一个冲上前,亲自操作扫描电镜。当数据确认无误时,她的手明显在抖。

    "不可能这结构完全违背了bcs理论"她喃喃自语。

    "因为这不是传统电声耦合导。"傻妞解释道,屏幕上出现全新的理论框架,"而是基于量子临界点的玻色-爱因斯坦凝聚。具体论文我已同步上传至arxiv预印本网站。"

    卓西度看着妻子脸上交替闪过的震惊、困惑和恍然大悟,知道科学史刚刚在此刻转折。传统科研需要数十年才能完成的突破,傻妞用不到三小时就实现了——而且是用人类根本不会尝试的"野蛮"方法。

    "我需要重复实验。"苏晚晴最终说道,声音里既有科学家的谨慎,也有被颠覆者的不甘。
<... 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