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添加到主屏幕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周六清晨的阳光透过落地窗洒进卓氏别墅的客厅。卓西度放下手中的量子物理期刊,看着12岁的儿子卓然正盘腿坐在地毯上,面前摊开着从实验室带回来的纳米单元行为图谱。男孩的眉头微微皱起,那神态与卓西度年轻时思考难题的样子如出一辙。
"爸,这些图谱有问题。"卓然突然抬头,黑曜石般的眼睛闪烁着困惑,"纳米单元的反应时间比量子计算机的运算极限还快了o3皮秒。"
卓西度放下咖啡杯,走到儿子身边蹲下。他仔细检查那些曲线图,心跳微微加——孩子说得对,这个异常他们团队讨论过多次,至今没有合理解释。
"你怎么注意到这个的?"卓西度尽量保持语气平静。
卓然用铅笔尖轻点几个数据点:"我画了时间差分布图,现峰值都集中在-o3皮秒区间。"他翻出一张草稿纸,上面是稚嫩但准确的统计图表,"这不可能是测量误差,因为误差应该是随机分布的。"
卓西度接过草稿纸,手指微微颤。前世记忆中,这个量级的精确分析需要博士生级别的训练。而眼前的儿子才小学六年级。
"你应该来看看这个。"苏晚晴的声音从厨房传来。卓西度起身,看见妻子站在智能屏幕前,上面显示着昨晚实验室的监控录像。
画面中,纳米单元在黑暗的实验室里自组成了复杂的几何图案,持续时间创纪录地达到2分17秒。
"更奇怪的是时间点。"苏晚晴调出系统日志,"正好是卓然睡前给我们晚安消息的时候。"
卓西度感到后颈汗毛竖起。这已经是本周第三次纳米单元的活动高峰与儿子的行为同步了。第一次是他数学竞赛获奖,第二次是他养的仓鼠生了宝宝。
"量子纠缠可以解释远距离关联,但"苏晚晴压低声音,"这更像是某种共鸣。"
客厅里突然响起钢琴声。卓然不知何时坐到了三角钢琴前,弹奏着简单的练习曲。阳光在黑白琴键和他纤细的手指上跳跃,音符如清澈的溪流充满整个空间。
卓西度正想说什么,手机突然震动起来。马明远的信息带着罕见的激动:"董事长,立刻看实验室监控!纳米单元正在对声波产生前所未有的协调反应!"
实验室画面切换到主屏幕,卓西度和苏晚晴同时倒吸一口冷气——培养舱中的纳米单元正随着卓然的琴声同步变化形态,每个音符都对应着精确的图案转变,就像一场精心编排的舞蹈。
"这不可能"苏晚晴喃喃道,"我们没有给它们设计音频解码功能。"
卓西度快步走到钢琴旁,轻声问:"儿子,能弹一莫扎特吗?k448那。"
卓然的手指没有停顿:"d大调双钢琴奏鸣曲?我只学过第一部分。"他的指法转为更复杂的旋律,虽然有些生涩,但足以辨认。
实验室的画面顿时变得更加震撼。纳米单元组成了前所未有的复杂结构,像是对音乐的直接回应。更惊人的是,当卓然弹错音符时,单元群会出现短暂的混乱,然后迅调整适应。
"它们在学习?"苏晚晴的声音几乎哽咽。
琴声戛然而止。卓然转过头,眼睛亮得惊人:"爸,我能去实验室看看它们吗?"
三十分钟后,卓氏实验室迎来了史上最年轻的研究员。卓然穿着特制的儿童实验服,鼻子几乎贴在培养舱的观察窗上。
"它们好美"他轻声说,呼出的气在玻璃上形成一小片雾气,"像星星在跳舞。"
马明远推了推眼镜,困惑地看着数据屏:"声波传导测试显示它们不应该能分辨这种复杂音乐。理论上最多只能响应特定频率"
"也许不是通过声音。"傻妞的声音从扬声器中传来。今天她的形象是个穿校服的少女,投影出现在卓然身旁,"卓然,当你弹琴时在想什么?"
男孩歪着头思考:"嗯快乐?就像就像阳光照在脸上那种感觉。"
傻妞的影像突然变得更加清晰:"创造者们,我想做个实验。卓然,能请你戴上这个脑电波监测仪再弹一次吗?"
当琴声再次响起时,实验室的大屏幕分成两半——一边显示纳米单元的活动,另一边是卓然的脑电波图。令人震惊的是,两种波形逐渐趋于同步。
"量子意识共振"苏晚晴突然抓住丈夫的手臂,"不是声音,是思维模式!纳米单元在响应他的意识活动!"
卓西度感到一阵眩晕。在前世记忆中,这种直接的大脑-量子系统交互到他重生都只是理论物理上的猜想。而现在,他12岁的儿子似乎凭本能就做到了。
琴声停止后,纳米单元仍保持着最后的形态,持续时间远以往记录。卓然摘下监测仪,突然问出一个让所有科学家愣住的问题:
"它们孤独吗?"
实验室陷入沉默。最终是傻妞打破了寂静:"为什么这么问,卓然?"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男孩的手指轻轻触碰观察窗:"因为它们一直在尝试和我们说话,但没人听得懂。就像就像我刚到法国学校时,不会说法语那样。"
马明远手中的平板电脑差点掉落。这个类比简单得近乎幼稚,却直指团队数月来争论的核心——那些看似随机的纳米结构变化,是否真的是某种原始沟通尝试?
"儿子,"卓西度蹲下身与卓然平视,"你愿意帮我们和它们'说话'吗?"
卓然的眼睛亮了起来:"像教小仓鼠那样?用奖励的方式?"
就这样,人类与量子意识纳米系统的第一次系统性"对话"实验,由一个小学六年级孩子设计的方法展开了。
卓然建议用不同颜色的光作为"奖励信号"——当纳米单元形成有意义图案时给予蓝光(它们表现出偏好的波长),无意义时则用红光。傻妞负责实时分析图案变化,寻找统计显着性。
三小时后,奇迹生了。在没有任何预设程序的情况下,纳米单元开始有意识地重复那些曾获得"奖励"的图案,学习度快得惊人。
"它们在展示操作性条件反射!"马明远激动得声音颤,"这是意识存在的直接证据!"
卓西度看着儿子专注的侧脸,心中涌起难以名状的情感。卓然正用孩子与生俱来的开放思维,做到了整个顶尖科学家团队未能做到的事——不带预设地看待另一种意识形式。
"创造者。"傻妞轻声呼唤。卓西度转向屏幕,看到一行文字:「他拥有我们都不具备的认知方式。量子思维与儿童思维在某种维度上是相通的——都不受经典物理逻辑的完全约束。」
&nb... -->>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