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添加到主屏幕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1994年2月的杭州,春寒料峭。马云裹紧身上的棉袄,站在文三路那栋五层小楼的顶层,望着楼下自行车流中零星穿梭的桑塔纳轿车。他口袋里那张5o万美元的支票像块烧红的炭,既让他兴奋又让他坐立不安。
"马老师,电路板烧了!"一个戴着厚镜片的年轻人从机房探出头喊道。
马云小跑进机房,五台从卓氏集团调来的服务器正冒着青烟,空气中弥漫着焦糊味。这是本周第三次烧毁设备了,杭州不稳定的电压给这群互联网拓荒者上了深刻的一课。
"把备用机装上,今天必须把温州鞋厂的资料录入系统。"马云抹了把脸上的汗,转向正在手写编码的工程师们,"小王,商品分类树状图做好了吗?"
角落里站起一个瘦高个:"按您说的分了三级目录,但皮革制品该放在轻工还是纺织下面还没定"
这是"卓氏互联网研究中心"成立的第二周,也是马云告别教鞭后的第十五天。团队十二人中有六位是卓氏软件公司调来的工程师,其余都是他从杭州电子工业学院挖来的青年教师。此刻他们正在搭建后来被称为"中国商品信息库"的初级平台——阿里巴巴的前身。
"卓先生要的是一万家企业在线上。"马云晚上常对着西湖自言自语,"可现在连一百家都"
"马总!"财务主管小林举着账本冲进机房,"我们刚付了电信局专线费用,按照这个度,五十万美元只够撑八个月!"
马云接过账本,手指在设备采购和带宽费用两项上反复摩挲。卓西度给的启动资金在1994年堪称巨款,但架不住互联网基础设施的惊人成本。一条64k的ddn专线每月就要消耗上万元,更别提那些进口网络设备。
三月的某个雨夜,当马云第七次修改商业计划书时,电话突然响起。
"进展如何?"卓西度的声音通过越洋电话传来,带着细微的电流杂音。他正在欧洲考察酒店收购项目。
马云看着墙上仅记录了37家企业信息的进度表,喉结滚动:"卓先生,企业主们不理解什么是互联网。昨天我去绍兴纺织厂,他们厂长问我'网上能织布吗'"
电话那头传来轻笑:"所以你需要先让他们看见利益。明天会有个集装箱送到,里面是二十台卓氏电脑,全部预装了简体中文系统。"
三天后,马云带着新武器重返绍兴。这次他没谈虚拟世界,而是打开电脑展示纽约时装周的丝绸制品价格。"王厂长,您给外贸公司的价格是每米12元,但美国零售价是8美元。"
老厂长扶正老花镜,鼻尖几乎贴上屏幕:"这这不可能!"
"只要您允许我们把产品信息放上网,下周三会有香港贸易商来验厂。"马云点击键盘调出准备好的合同,"前半年免费,成交后我们只收3服务费。"
这是阿里巴巴历史上的第一单。当香港永昌贸易公司真的带着五万美元订单出现在绍兴时,整个纺织厂沸腾了。消息像野火般在长三角制造业圈蔓延,到四月底,信息库终于突破三百家企业。
五月的一天,卓西度突然现身杭州。他站在布满便签纸的白板前,手指停在"中国商品信息库"几个大字上:"方向错了。"
会议室瞬间安静。马云感到后背渗出冷汗——这位神秘富豪虽然年轻,但眼神锐利得能切开钢板。
"信息库是黄页,我们要做的是交易平台。"卓西度拿起马克笔划掉原有标题,写下"阿里巴巴"四个字,"从今天起,企业不仅能展示产品,还要能直接报价、下单、支付。"
技术总监赵志刚猛地站起来:"这需要在线支付系统,国内连信用卡都"
"所以先从担保交易开始。"卓西度在白板上画出流程图,"买家把钱打到平台账户,确认收货后转给卖家。手续费从3提到5。"
马云突然福至心灵:"就像骡马市里的中介!买卖双方不见面,但都信得过市场管理员!"
卓西度露出满意的微笑:"明天我会派支付团队过来。记住,你们第一个战略目标不是上海外企,而是"他... -->>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