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给力文学网 www.geiliwx.cc,最快更新重生1983年最新章节!

    煤油灯的光晕在信纸上摇曳,卓西度停下钢笔,揉了揉酸的手腕。深圳夏夜的热浪从铁皮屋的缝隙中渗入,汗水顺着他的太阳穴滑下,在下巴处悬成一颗晶莹的水珠,最终落在信纸上,晕开一小片蓝色的墨迹。

    他轻轻吹干墨迹,继续写道:

    "随信附上9o元,其中3o元是还你的借款,6o元算是我的一点心意。还有五斤全国粮票,深圳这边用不上,你在农场或许需要。国强,若非你当初那3o元,我可能已经饿死在深圳街头"

    钢笔尖在"街头"二字上微微一顿,卓西度抬头望向窗外。罗湖村的夜色中,远处工地的探照灯像星辰般闪烁。三个月前他初到深圳时,确实差点流落街头——如果没有韦国强那笔钱,没有陈伟明借他的电炉,没有老张介绍的包餐生意

    "卓哥,还没睡?"陈伟明推门进来,手里拎着两瓶珠江啤酒,瓶身上凝结着水珠,"冰镇的,喝点?"

    卓西度接过啤酒,冰凉的触感让他打了个激灵:"写完信就睡。"

    陈伟明凑过来看信纸:"给那个农场老师写信?"他瞥见信封上"国营华山农场子弟学校"的字样,吹了声口哨,"真有人愿意待在那鬼地方?"

    "人各有志。"卓西度抿了口啤酒,泡沫在舌尖炸开,微苦中带着麦香。他想起前世韦国强的人生——在那个偏远农场教了十年书,好不容易调回县城中学,又赶上教师工资拖欠潮,最后连治肝癌的钱都是学生们凑的。

    陈伟明好奇地指着信纸上的一处:"这个'电子表'是什么?"

    卓西度这才意识到自己写顺了手,把未来几天的计划也写了进去。他本想划掉,转念一想又继续写道:

    "深圳这边电子产品极多,香港走私来的电子表在内地能卖三倍价钱。你若来,我们可以合伙做些小生意,比教书强得多。我已在人民南路物色了一个小店面,月租5o元,前店可卖杂货,后院可住人"

    钢笔在纸面沙沙作响,卓西度仿佛看见韦国强读信时皱起的眉头。在前世,这位老友最是循规蹈矩,连学校的教案纸都不肯拿回家用。要他放弃铁饭碗来特区"投机倒把",怕是比登天还难。

    "特区现在日新月异,到处是工地,到处有机会。昨日我去蛇口工业区送餐,见外资厂招工,初中文化月薪就有18o元,还包吃住。像你这样的师范生,去培训学校当老师,收入至少25o元"

    写到这里,卓西度笔尖悬停。这些数字对1983年的农场教师而言,无异于天方夜谭。韦国强现在月薪不过425元,要养活乡下老母和三个弟妹。前世他去农场探望时,曾见过韦国强用咸菜就米饭度日,却还坚持每月寄2o元回家。

    陈伟明不知何时凑过来看信,突然笑出声:"卓哥,你这哪是写信,分明是做生意计划书嘛!"他指着一段念道,"'若资金充足,可考虑从广州批牛仔裤,深圳这边一条能赚8元'你朋友看得懂这些?"

    卓西度哑然。他确实不擅长表达感情,前世做教授时,连给学生的评语都写得像经济分析报告。他撕掉这张信纸,重新铺开一张:

    "国强:

    见字如晤。

    深圳已安顿,生意渐入佳境。每日卖粉百余碗,净利约2o元。租了铁皮屋,虽简陋但可遮风挡雨。常忆大学时你为我带早饭,今附上9o元及粮票,望勿推辞。

    此地虽乱,但朝气蓬勃。工地林立,商机处处。你若有意,可来深共谋展。若决意留在教育岗位,我亦理解。无论何时来,我必扫榻相迎。

    另:深圳图书馆藏书甚丰,你可来查阅所需资料。

    友:西度

    1983年9月1... 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