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4章 怕的越多害你的越多 (1/2)

添加到主屏幕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在生活的漫漫长路上,恐惧如影随形,悄无声息地缠扰着我们。诚如马克·吐温所言:“人的思想是了不起的,只要专注于某一项事业,就一定会做出使自己感到吃惊的成绩来。”
然而,诸多事实表明,往往我们害怕的事物越多,受到的伤害也就越深,甚至还可能招来小人的觊觎与陷害。
过度担忧未来,是一种极具普遍性的恐惧。以职场新人林辉为例,初入竞争激烈的互联网行业,他听闻行业更新换代迅,新人若不能快崭露头角,便极易被淘汰。这种恐惧的阴影自此笼罩着他。每当公司有重要且复杂的项目招标,林辉内心便充满挣扎。
“林辉,这次与知名品牌合作的项目,是公司拓展业务的关键,挑战性不小,但也是难得的机遇。你平常对新技术钻研颇深,我觉得你很适合参与其中。”领导坐在办公桌前,目光殷切地看着林辉。
林辉心里“咯噔”一下,手心微微出汗,犹豫了好一会儿,嗫嚅着说:“领导,我……我明白这是个好机会,可这项目难度实在太大了。我担心自己能力不足,要是在推进过程中犯错,不仅会耽误项目进度,还可能连累整个团队,给公司造成损失。所以,我想还是算了吧。”
领导眉头微皱,站起身来,走到林辉身边,拍了拍他的肩膀,鼓励道:“年轻人,别怕犯错。歌德说过,‘没有人事先了解自己到底有多大的力量,直到他试过以后才知道’。大家都是从新手过来的,谁能保证不犯错呢?这正是锻炼你的好时机,团队成员都会全力帮你,大胆去尝试,不要给自己留下遗憾。”
林辉咬了咬牙,内心十分纠结,一方面是对机会的渴望,另一方面是对失败的恐惧。最终,恐惧还是占了上风,他无奈地摇了摇头:“谢谢领导的好意,我还是想再沉淀沉淀,等自己更有把握的时候,再争取类似的机会吧。”
就这样,林辉眼睁睁看着机会溜走。而接手项目的同事,在项目推进过程中,确实遇到了诸多难题。技术难题如同一座座高山,挡在前进的道路上;时间紧迫,像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,让人时刻紧张。但他们凭借团队成员间的紧密协作,日夜钻研,不断尝试新的解决方案,最终成功完成项目。经此一役,同事在公司声名大噪,获得晋升机会。
林辉因害怕失败,主动放弃成长机会,职业展陷入停滞。实际上,若他能勇敢迈出第一步,在实践中摸索,即便犯错,也能从错误中汲取宝贵经验,实现快成长。
更糟糕的是,公司里有几个游手好闲、见不得他人进步的同事,察觉到林辉因恐惧而退缩的性格弱点,便打起了坏主意。
“嘿,你们现没,林辉这人是不是有点自视甚高啊?这么好的项目都不愿意参与,肯定是怕自己不行,拖累大家。”午休时,一个叫赵强的瘦高个同事端着餐盘,在茶水间阴阳怪气地说道。
“就是就是,还装作一副谦虚的样子,我看就是能力不行。平常就没见他做出过什么突出成绩,估计是真没本事。”另一个胖胖的同事孙磊附和着,嘴里还嚼着食物,脸上满是不屑。
“而且我听说啊,他平时就眼高手低,总觉得自己了不起,可一到关键时刻就掉链子。这次不参与项目,说不定就是怕出丑。”又一个同事李华添油加醋地说,还夸张地耸了耸肩。
这些谣言在公司里像病毒一样渐渐传开,同事们在茶水间、会议室、电梯里,都在小声议论着。其他同事对林辉的态度也开始变得冷淡和疏远。原本见面还会热情打招呼的同事,现在只是礼貌性地点点头;以前会主动找林辉讨论工作的同事,也渐渐不再找他。
林辉察觉到周围异样的眼光,心里很不是滋味。他在走廊上,看到几个同事聚在一起小声交谈,看到他过来,便立刻停止话题,眼神闪躲。他去茶水间接水,原本热闹的茶水间瞬间安静下来,等他离开后,又传来一阵窃窃私语。
“奇怪,最近大家怎么都对我冷冷淡淡的,我也没做错什么呀?是不是我哪里得罪他们了?”林辉满心疑惑,却不知是这几个小人在背后捣鬼,内心愈恐惧和迷茫,工作状态也变得更差。原本效率颇高的他,现在面对工作常常呆,思路也变得混乱,工作进度明显滞后。
人际交往中,恐惧同样会带来意想不到的伤害。苏宁性格内向,对社交充满恐惧。她总是害怕在与人交往时被拒绝、被嘲笑,这种心理让她在社交场合如惊弓之鸟。
“苏宁,周末咱们几个朋友聚聚,去唱唱歌,放松放松,你也一起来呗。”朋友在电话那头热情邀请,声音中充满期待。
苏宁犹豫了一下,脑海中瞬间浮现出各种尴尬场景:大家在包间里尽情欢唱,而自己五音不全,一开口就会成为众人的笑柄;大家热烈讨论着各种时尚潮流、热门话题,而自己却一无所知,根本插不上嘴,只能尴尬地坐在一旁,成为被冷落的对象。想到这儿,她连忙说道:“不了不了,周末我还有点事,你们玩得开心啊。”
“哎呀,你能有啥事儿啊,一起出来放松放松嘛。大家好久没聚了,就等你呢。”朋友继续劝道,试图打消她的顾虑。
“真的不用了,下次吧,下次有机会再一起。最近工作有点忙,我想趁周末好好休息一下。”苏宁坚持拒绝,语气中带着一丝疲惫。
在公司里,新同事热情地跟她打招呼:“苏宁,早上好呀!今天看起来精神不错呢。”
苏宁紧张得脸微微泛红,仓促地点了点头,挤出一个僵硬的微笑:“早。”便匆匆快步离开,害怕自己多说一句就会说错话,给对方留下不好印象。她觉得自己的每一个表情、每一句话都可能成为别人眼中的笑料,所以总是尽量避免与人过多接触。
久而久之,大家觉得她冷漠不合群,逐渐减少与她的交流。小组讨论时,不再主动询问她的意见;公司组织活动,也很少有人邀请她参加。苏宁感觉自己仿佛被孤立在一个无形的圈子之外,内心越孤独和恐惧。
而公司里那几个喜欢搬弄是非的小人,又盯上了苏宁。
“苏宁,今晚我们组织了一个特别好玩的活动,有好多同事都去,你也一起来呗。”赵强脸上挂着假笑,看似热情地邀请。
苏宁心里“突突”直跳,本能地抗拒这种社交场合,犹豫着说:“我……我今晚还有事,就不去了。”
“哟,你怎么老是有事啊,大家都去,就你不去,是不是看不起我们啊?”赵强故意提高音量,阴阳怪气地说道,还向周围的同事使了个眼色。
周围的同事纷纷投来异样的目光,苏宁脸涨得通红,着急地解释:“不是的,我真的有事……我家里有点急事,必须得回去处理。”
“哼,每次都这样,真扫兴,不合群就算了。还找这么蹩脚的借口,谁信啊。”赵强不依不饶,语气中充满嘲讽。
不明真相的同事们听多了这些话,对苏宁的误解更深。他们开... -->>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