进了正月,花团锦簇的,一眼望过去似乎全是喜事。
    萧家的公子要娶郑家的姑娘,宫中都在八卦。
    李谕见到当值的萧桓时候,将他召到面前,也打趣了几句。
    萧桓和萧皇后一样,虽然英俊,但并不很像萧从简。
    萧从简很锐利,有时他像冬日阳光下的剑锋,令人目眩。
    萧桓是个普通少年,稳重,夸一句才俊不过分,然而也不能更多了。
    当然稳重也够了,一个稳重的二代,总比浮夸的纨绔好。
    “郑家的姑娘秀外慧中,多少人家求不得,你可不许辜负了的。”
    李谕拿出长辈的语气笑着叮嘱萧桓。
    不过不管多稳重,萧桓还不到十八岁,被皇帝调侃了,还是不由露出一丝腼腆之色。
    李谕虽然没有见过郑家姑娘,不过听皇后提起过,说是既聪慧又大方,一张圆脸,看起来福相。
    郑家与萧家从前相识,萧桓似乎也钟情郑姑娘。
    如此一想,两人该是可的一对儿。
    萧从简果然不会坑自己的儿子。
    李谕这个做长辈(准后爸)的内心很欣慰。
    韩望宗与何君达的侄女的事也定了下来。
    何君达将侄女从老家接出来,送都京中,让她住在何家在京中的一处宅子里。
    韩望宗年前提了亲,何家再没有不承的道理,周围都说成了一门好亲事。
    两人经历了些波折总算圆满了。
    正月十三上灯。
    宫中也摆了灯市,所见之处都是华灯。
    当时人金鱼灯,见金的,粉的,蓝的,紫的,各色金鱼挂在廊下,微风一吹,轻轻晃动,灯影随之摇曳,李谕看那一团团的花团锦簇,一瞬间恍惚,只觉得这些并不古意,反而很童趣。
    他有时候也会想,从历史时代上来看,他正身处古代,与一群老祖宗在一起。
    但换个角度想,他才是更老的那个。
    因为还要再过几百年,上千年时间,才会到达他的时间。
    也许是灯下不定的阴影叫他容易胡思乱想,仿佛这繁华中依然藏着孤独。
    他甚至有点怀念起都市的光污染。
    “父皇,父皇!”
    小公主拖着李谕的手,要他拿一盏灯给自己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