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平均分没有意义。”
    杨定天无所谓的说到,“我更关注GPA排名。”
    “那你排名多少位?”
    沈奇问到。
    “我们这个专业,同期生里排名前三,偶有波动,曾在短期内掉落至第四。”
    杨定天淡淡的说到,并不显的特别张狂:“学科基础课程、核心课程、实验、专业选修课,平均分九十几分,当然了,我也有失手的时候,《数学物理方法》只考了88分。”
    “来,碰一个。”
    沈奇举起酒杯,和杨定天碰杯,这位物院大二的男人,有资格和自己坐在同一张酒桌上喝酒。
    杨定天说的这几类物院课程,也是沈奇需要进修的。
    物理学的学科基础课程包括线代、高数、普物(力、热、光、电磁、原子物理)。
    核心课程有数学物理方法、四大力学、固体物理、计算物理等。
    实验包含普物实验及近代物理实验,沈奇需要拿到至少6个实验学分。
    专业选修课的课程选择非常多,达几十门,沈奇需要拿到至少18个选修课学分。
    上述课程加一起,接近100个学分,算上物院特殊的讨论班制度,沈奇刚好需要修到100个学分,即可获得燕大物理学学士学位。
    如果是物院编内学生,获得学位的学分数在128以上,这算上了马哲、思修、大学英语等公共课的学分。
    “说说你吧沈奇,讲出你的故事。”
    杨定天说到。
    “惭愧啊,不算线代,正儿八经的数学专业课考试,我就考了一门,解析几何。”
    沈奇说到,他参加的物院专业课考试都比本专业的多,刚刚考完两门。
    “你大一就拿到数学学士学位,想必是通过了学位论文答辩。
    无所谓了,考不考试都无所谓了。”
    “老哥,有空来数院玩,都是理学部的,一家人。”
    沈奇和杨定天交杯换盏,交换联系方式,一人三瓶啤酒喝完,这便告辞。
    六月份特别忙碌,除了已结束的线代和光学考试,沈奇还要参加高数、力学、热学、电磁学、原子物理等课程的考试,以及英语四级。
    天天写论文也会产生疲倦感,灵感总有耗尽的一天。
    在密集考试期,沈奇进入了刷题模式,他找回了自我,身心得以放松,新的灵感跳跃。
    索末菲曾写信告诫他的学生海森堡:“要勤奋的做题做练习,只有这样,你才会发现自己的弱点。”
    杨振宁回忆他的大学生活时说过:“西南联大教学风气是非常严谨的,老师准备充分,学生习题做的很多。”
    沈奇参加完高数和力学的考试后,线代、光学的成绩放了出来。
    线代100分,光学也是100分。
    除了刷物理题,近期沈奇大量阅读专业物理文献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