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给力文学网 www.geiliwx.cc,最快更新五年县令,亿斤粮震惊李世民最新章节!

r />     方源沉吟片刻,沉声道。

    赵英才没有儿子这件事被很多人冷言冷语。

    不管是政敌还是朋友又或者是家族,都对此事相当不满。

    在这个时代,没有儿子会遭到鄙夷的,比后世严重很多。

    “不了,你婶待我很好,我现在也很好。”

    赵英才摇摇头,坚定道。

    “嗯,好。”

    方源没有再劝。

    人总有自己的坚守,这或许就是赵英才的坚守。

    有自己在,百年后赵英才的棺会有人抬。

    “我听说,朝廷要重视科举,要求各地至少要通知到乡里,你听说了吗?”

    赵英才回归正事道。

    每年方源过来,他都和方源谈谈政事。

    一开始是他指点方源,教导方源如何为官。

    后面方源的见识多了,两人变成相互探讨,相互分析时事。

    “出发前刚刚收到消息,等回去再推行下去。”

    方源点点头道。

    他离开辽州前已经收到朝廷的消息。

    朝廷要求各地的刺史负责这件事,安排关系的各县通知下去。

    务必要做到各乡百姓都知道朝廷正在推行科举,并且还建议各州垫付学子前往京师的路费。

    不过路费这里朝廷只说建议各州府垫付,但是却没有说朝廷之后会报销,意思应该是各州内自行解决。

    “推行科举,无疑是伤害了各世家的利益。”

    “皇帝雄才大略,不应该看不懂这点,你怎么看的?”

    赵英才沉声道。

    他最近考虑如何推广科举的一事?

    是随便敷衍过去,还是按照朝廷的要求去办事?

    前者大家都好,皇帝也看不到朗州那么远,但后者会让不少世家敌视。

    朗州位于南方,世家远没有北方多,但同样也有不少世家分支,比如方源刚去的杨家,乃是弘农杨氏分支之一。

    实际上,赵英才也是来自世家,只不过因为种种的原因,他并没有得到家族的扶持,几乎是靠自己才获得现在的地位。

    “赵叔应该知道朝廷要对东突厥开战了吧?”

    “此战朝廷必胜,皇帝将携万胜之势推行科举,势不可挡,我们听朝廷的办事就行。”

    方源沉声道。

    推行科举是比较难的。

    但灭掉东突厥之后,李世民的声望就会空前的强大。

    到时候没有人能够阻挡他的意志,科举推行势在必行的,最终就看地方是否配合了。

    “此战必胜?!”

    赵英才惊讶道。

    对方源的信心感到好奇。

    东突厥很强大,武德九年差点灭掉大唐。

    这才贞观三年,才过去三年而已,大唐就有必胜的实力了?

    “是的,必胜!”

    方源郑重点头道。

    历史对于这种大事件的记载不会有错的。

    尽管其中的细节不知道,但方源知道此战大唐必胜。

    李世民肯定也是想到利用灭掉东突厥的威势来推行科举制度的。

    “既然如此,那我就好好推行!”

    赵英才相信方源的自信,沉声道。

    “我得到消息,此战行军大总管应该是李靖。”

    “赵叔如果认识他,或者有认识他的好友,可以走近走近。”

    方源沉声道。

    现在李靖的名声还不是很大。

    因为玄武门之变置身事外的原因,他受到冷遇。

    但是这一战之后,李靖将会获得军神之称,成为军中第一人。

    “兵部尚书李靖.我知道了!”

    赵英才喃喃,沉声道。

    身在官场,没有走独木桥的说法。

    只有关系广,利益大,才能相互走得更远更高。

    赵英才就是懂这些,才使得哪怕没有家族帮助也坐上刺史之位。

    两人聊了不少,分析了不少当前的问题,以及对后面发展的猜测。

    方源虽然是穿越者,但是他也只是普通人,对唐朝的历史了解有限,在和赵英才的交谈中获得了不少经验。

    “对了,你现在的风头很盛,不少世家都看你不爽,回去之后最好能够低调点,未来两三年就专门搞发展,沉淀一番。”

    赵英才突然说道。

    从他的关系网中,他得知不少世家都看方源不爽。

    一个流民出身的人,做到刺史之位不说,竟然还一连灭了好几个世家,还有些是来历不凡的分支。

    大部分世家明面上相互争斗,但同样也是有各种各样关系的,各种联姻等等,关系错综复杂。

    故而对于方源的行为他们之中有些世家受到波及的,故而有世家发出声音,会让方源不好过。

    “我也想好好搞发展,但是他们不允许啊。”

    方源叹息道。

    他又何曾不想认真搞发展呢。

    可是有些世家就是把脖子伸过来叫他砍,方源也很无奈。

    “你出身卑微,导致很多世家都看不起你,他们不允许你站在他们头上。”

    “你今年也二十五了,我给你找门好点的亲事,把这个问题解决,会好点的。”

    赵英才沉声道。

    出身世家的他知道,世家对于底层人的偏见。

    像方源这种出身流民的却踩在他们头上,很多世家都忍受不住的。

    于是在武陵县或者辽州的时候,都被各大世家针对。

    “不用了吧。”

    “我觉得现在挺好的。”

    方源摆摆手道。

    今年才二十五,年轻自由得很。

    家里有红絮和青媱两人服侍着,外面有陆楚楚照顾。

    现在成亲是否被人管着先不说,但估计因为出身的问题也娶不到多好的姑娘。

    “你别管!”

    “我给你找个好家世的,也不会让你上门的!”

    赵英才板着脸道。

    这事他拍板了,不容方源再拒绝。

    上一年也是,方源说着说着又过去了一年。

    今年趁着当上刺史,应该会有些世家不在意方源出身的。

    毕竟才二十五就是刺史,就是大世家的嫡脉也没有几人。

    “好吧,但得让我看得上眼。”

    方源叹息。

    但也心里暖暖的。

    “嗯,那就这样决定。”

    “对了,你准备什么时候回去?”

    赵英才满意点头,轻笑道。

    “明天中午吧。”

    方源想了想道。

    这次时间太紧了,没办法。

    本来想待两三天的,但时间不允许。

    “有点赶我让你赵婶给你准备些东西带回去。”

    赵英才喃喃,有些失落。

    但身在官场,有些事不能自己。

    很快就是上元节了,到时候看看有没有时间再见。

    “好的,谢谢赵叔。”

    方源嘻嘻一笑。

    没多时,两人结束谈话,喝茶吹水。

    晚上,赵梓萱拉着方源聊了很晚才放回去睡觉。

    这一晚,方源在赵府睡得很香。

    第二天中午,张三和绿夏到来,众人出发。

    几天后,方源几人回到辽州城,开启贞观三年的新生活。

    (本章完)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